发布者:四川极速快3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3-05-09 11:29:27 阅读:0
现代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互联网及信息技术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引起了整个社会全方位的深刻变革。高校是人才培养中心和科研创新基地,无论是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的深入推进,都离不开高水平实验室这一重要平台。2012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高校)无论是产出一流成果,还是培养一流人才,都少不了一流实验室的支撑。”将信息技术引入高校实验室建设,既可以完善实验室的科研和育人功能,还可以完善其管理体系,提高实验室的使用率。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很多高校在建设实验室的过程中都存在着重视程度低、管理制度不完善和管理人员信息化素养不高等问题,影响了高校实验室实用价值的发挥。在“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背景下,如何将信息化技术有效应用于高校实验室以提高其实用功能,亟须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推动相关工作的高效开展。
1、信息化时代高校实验室建设现状及意义
1.1信息化时代高校实验室建设现状概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全面到来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被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教育信息网络部署大力推进。我国高校网络信息化已普遍实现,高校科研、教学、管理和服务领域与网络信息技术的结合逐渐深入,高校实验室的信息技术应用逐步开展。(1)各大高校纷纷借助信息技术,展开大型实验仪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探索,对校级稀缺实验仪器的相关信息和使用状态通过网络进行公开,并利用网上预约实现共享。(2)不少高校都建立了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先进的实验室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实验室仪器资源、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实验室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3)通过留校、招聘和引进等多种方式,建立了具有信息化素养的专业管理队伍,为高校实验室的高速运行提供了强力支撑,保证了高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育三大功能的更好实现。
1.2信息化时代高校实验室建设意义分析在信息化时代,借助飞速发展的互联网信息技术推进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将仪器设备、实验课件和人员管理等与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相结合,使实验室的管理和使用更具开放性和高效性。二是满足了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打造了实践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为科技强国建设提供了人才储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优秀接班人。三是建设世界一流实验室的必然要求,可以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2、高校实验室建设现存问题分析
2.1高校实验室建设理念落后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普遍存在,工作重心放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上,没有意识到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学校建设经费大多用于教学或科研,用于实验室建设的经费比重极低,而且主要用于实验室大楼的扩建和仪器的购置,投入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资金不足,导致软件系统无法满足实验室信息化需要。
2.2管理制度不完善,使用效率低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体系有待完善,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多数高校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只体现在数据存储和工作任务安排上,很少能达到为管理者提供管理决策的水平。(2)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大多是简单地模仿复制,没有结合本校特色,没有起到应有作用。(3)大多高校实验室虽然已经开始进行信息化管理,但是计算机管理软件功能单一、更新不及时、管理效能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4)高校实验室在效益评估、绩效管理和人员管理方面没有形成系统化的信息管理体系。
2.3实验室资源利用率偏低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大多属于某个学院,主要对本部门的少数人员开放,学院之间和学校之间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严重缺乏。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程度偏低,无法打破实验室资源壁垒,使实验室优质资源无法得到高效利用,不利于高校科研和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
2.4实验室管理人员缺乏信息化素养高校实验室地位不高,受重视程度长期不足,实验室管理人员缺乏信息化素养几乎是必然的。有些高校认为实验室管理人员只要能“按时开门、锁门”就可以了,人员安排极为随意。在这种情况下,实验室管理人员信息化管理水平低,且因为年龄老化或认识不足不注重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信息化素养,无法熟练操作计算机,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3、信息化时代高校实验室建设策略分析
3.1依托信息技术,推进实验室资源共享在信息化时代,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构建实验室信息化平台,将稀缺的高精尖大型实验仪器的相关情况进行公示,并设置仪器管理体系和预约使用、实验信息查询等功能,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提高其使用效率。各高校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实验资源优势,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大型仪器资源跨校甚至是跨省的共享;而且要与其他院校的实验室通过信息平台进行有效对接,保持信息畅通,保障学校与学校之间和学校内部各院系之间及时有效的沟通合作,以实现对高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育的技术支撑作用。
3.2对高校实验室进行信息化管理第一,高校实验室管理系统普遍单一落后,高校要转变理念,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对实验室计算机管理软件及时更新和维护。第二,要统筹规划,与时俱进,及时引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推动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不断发展,以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和实践型人才需求。第三,建立科学规范的实验室网络管理体系,通过计算机管理技术,将仪器管理、数据处理、预约服务、绩效考核、人员和财务等统一管理,实现集成模块的高效管理。第四,各高校应立足自身优势,开发独具特色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模式,千万不能一切照搬他人经验。第五,高校可以采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建立虚拟仿真类实验室系统,通过仿真实验推动理论学习,增强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3.3打造高素质信息化人才队伍在信息化时代,高水平的实验室建设离不开具有信息化素养的人才队伍。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要有较高的计算机水平,能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才能在信息化实验室环境中完成实验教学、实验室资源管理等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遇到的问题,并对计算机系统随时维护、及时更新。高校应该多措并举,打造出一支高水平的实验室人才队伍。(1)拓宽信息化人才引进渠道。首先,可以从国内外企事业单位招聘信息技术人员,以专职或兼职的形式充实高校实验室信息化人才队伍。其次,高校在人员招聘时,可适当增加聘用信息专业毕业生的比例。最后,对现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定期进行计算机技能培训,提高其信息化素养和工作水平。(2)完善体制建设,调动实验人员的积极性。应该充分重视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全工作机制,通过提高地位,增加薪酬,畅通职称晋升渠道等一系列激励措施,激发其工作积极性,让他们在充分认识自己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提升实验室人员的整体业务能力和水平。
4、结语
在信息化时代,高校要转变理念,充分认识到实验室的重要性,在信息化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应该通过信息技术在实验室中的应用,实现实验室稀缺资源共享,不断完善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并通过多种方式打造高水平的实验室人才队伍,以不断推进实验室的信息化建设进程。